最新消息 Latest News

2021.05.12

【言論自由市場 真的存在嗎?】

#言論自由市場 真的存在嗎?】

過去我們針對幾種涉及會讓人產生誤解的訊息做了討論,包括歷史上類似今日國家高權的行使、市場上的行銷手段讓人誤解、釋放片面訊息來形塑自己有利的形象、資訊的不公開透明影響消費者的判斷,可見虛假訊息的存在包含各種不同型態。
這篇文章的歸納做的相當好,提到「政治和經濟因素是假訊息兩大重要影響來源,政治因素上,美國從2016年總統大選遭受俄國假消息影響,台灣在2020年也修法特別防範假訊息。在經濟因素上,現在有一種公關行銷行業,專門在網路製造各種訊息,這是領有金錢對價關係,為業主製造不實資訊,去影響受眾及打擊特定對象。此外,也援用國外的研究,將虛假訊息分為「國外研究將言論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的言論是惡性輕微的,傳遞的人並沒有要刻意傷害別人,可能不小心傳了與事實有出入的訊息,總有不察之處;第二種言論是惡意操弄有害資訊達到政治、經濟、社會等目的,這類似台灣對假訊息『惡、假、害』之定義;第三種言論是真的資訊,但是內容帶有惡意,目的要讓別人名譽掃地」。 會對這個問題加以重視,顯示近年來世界各國受到假訊息的侵擾日益嚴重,假訊息的流竄,影響了國家的民主選舉,也可能影響一般民眾的生活與身體健康;其影響的效果,輕則只是一般玩笑,大家笑笑了事,重則涉及人命。這些現象更可以看出虛假訊息對公私領域、國家與社會部門的影響,其所影響的層面之廣,更是沒有辦法忽視的。
傳統的民主國家也不是沒有面對虛假訊息的經驗,如最為古典的刑法,也有 #誹謗罪 的規定,來處理虛偽不實的言論造成他人名譽掃地的問題,但這在公與私的光譜上,終究是一個相對位於個人「私」領域的問題;對於公領域的影響,往往是回到民主國家對言論自由的理解,希望用更多的言論來治癒錯誤的言論,因此,希望以更多更強的言論自由來面對虛假訊息。然而,我們恐怕進一步思考的是,面對虛假訊息,難道只有提高自身警覺一途嗎?對此,倘若沒有進一步的因應與管制,恐怕對社會或國家發展而言會有不利的發展。
1.畢竟自覺所憑藉的是人的警覺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有足夠的知識能力來判斷訊息的虛假與否,但虛假訊息本身 #喬裝成專業訊息 的情形,說真的,#真的容易唬人
2.再者,在資訊爆炸的今天,民眾在言論自由市場上接收到的訊息是片面的,久而久之,謠言被特定群體當成真理傳遞,群體的不求真也讓群體一起沉淪,甚至特別在涉及政治議題時,容易讓社會分裂。最終,恐怕是讓有心操縱或釋放虛假訊息的人得利。
3.在現代社會中,資訊爆炸導致民眾接收訊息疲乏,在公領域的訊息中,畢竟公領域與自己相距甚遠,沒有誘因是認真思考或辨識;在私部門的訊息中,如果與自身利益沒有迫切相關,大概沒有求真的時間,也不會想投入成本去驗證。
綜上,我們必須思索的,恐怕是在不對虛假訊息加以因應的情況下,言論的自由市場是否已經失靈了?畢竟,在自由市場的運作下,需要的市場上那隻看不到的手可以維持市場的公平性,而國家必須做的是維繫市場公平性的秩序與規範制度,但目前國家是否已經做到制度建置?更是我們必須進一步思索的問題。
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辛年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