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Latest News

2021.12.21

【臉書三大問題當前 政府反應竟慢半拍】

臉書動輒刪除台灣使用者的貼文,卻放任詐騙廣告充斥,
加上該如何與媒體合理分潤等問題,
NCC 公平會都允諾12月提出方案,
各界也應嚴格監督政府的作為。
-
● 問題1|不該管的亂管、刪文沒標準、傷害言論自由
● 問題2|該管的不管、假訊息充斥、詐騙廣告橫行
● 問題3|壓縮媒體生存、瓜分龐大廣告、卻無分潤
-
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所長虛假訊息研究中心共同主持人羅承宗 分析,臉書在台灣「不該管而管」的問題,就是任意刪文或鎖文,傷害到言論自由;有些甚至不涉及政治,在臉書的演算法機制下也會被消失,例如「台9線426公里處」是真實的地理路標,因為「426」有暗喻「死阿陸」(死大陸人)之意,在臉書只要被提及或貼出路標圖,一律被刪文或鎖帳號。
至於「應管而不管」的問題,羅承宗指出,這包括政治上的假訊息,和商業上的仿冒品廣告,不管是假冒吳明珠的臉書網站或一頁式詐騙,即使不斷檢舉也沒有用,「臉書要不要交代到底是出了什麼事?」但歸咎這兩大問題愈來愈嚴重的原因,在於台灣沒有好的法律可以管理。
-
羅承宗表示,各界一再質疑臉書的演算法到底如何運作?臉書貼文曝光及排序的演算規則是什麼?臉書卻從未回應這些問題,而台灣政府對臉書、谷歌等數位平台的管制非常遲緩,相較於歐陸大國,早就發現臉書等社群網站「被武器化」的問題,並陸續立法管制。
羅承宗舉例,德國早就通過《社群網路強制法》,規定社群媒體平台必須在收到檢舉後的24小時內,下架「明顯違法」的內容,否則課以5000萬歐元的罰款。法國因2017年總統大選期間假資訊擴散嚴重,隔年即通過《反資訊操縱法》,要求數位平台業者公開投放政治相關廣告的出資者身分,選舉期間候選人可以申請假訊息禁制令,法官有權在48小時內決定,是否要求移除網路上虛假的內容。
-
羅承宗表示,台灣是全世界受假訊息攻擊最嚴重的地方之一,但對假訊息的防禦工事相較其他國家非常不足,很多國家都已有法律模式讓台灣參考,這是政府「為與不為而已」。
-
立委管碧玲 指出,根據了解,台灣的數位廣告產值已達400多億元,其中大部分都進了臉書、谷歌等大型數位平台的口袋,其他電子、平面媒體加總只剩200多億元廣告量,若不向刊登新聞的數位平台要求合理分潤,台灣的媒體生存和言論自由都會遇到困境,因為社會需要多元存在的媒體,才能有多元的言論市場。
不過,公平會12月底前提出的《數位經濟政策白皮書》,可能只提出媒體集體與平台議價時、可申請豁免《公平交易法》的聯合行為,有關本土媒體如何獲得合理分潤等問題,公平會態度相當保守。據了解,公平會也希望由未來的數位發展部,接手處理相關機制。
數位發展部尚未成立,已儼然被各部會「轉交」處理棘手的數位平台管理問題。管碧玲強調,是要統一由數位發展部管理,或分開管理都可以,重點就是要有「管理單位」,政府該管的就要管。
-
文章來源:
✔︎財訊648期:https://reurl.cc/pWyy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