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夢人生
時間:2016.04.24 14:30
地點:臺南市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陳昭廷
開場以一位夢想在劇場闖出名堂的演員少鈞,用獨白方式,向觀眾說明演員工作的特性,以及自己喜愛演戲的原因。接著進入幻想,如果自己有天得獎,上場時將感謝女友,此時進入他和女友的回憶,接著又跳出,以第三者角度說明,女友已經死亡的事實,緊接著又進入另一段戲劇排練場景,說明女友造成的創傷,如何影響他的工作,此時最後一跳,終於進入故事主架構,原來以上都是少鈞在《夢幻騎士》的徵選中,所做的自我介紹。在戲的開頭便大玩戲中戲,以及現實、想像及記憶的切換,為接下來不斷在現實與虛幻間穿梭的故事定調。
這故事大致上是如此的:一個愛子心切的媽媽,為了幫助兒子少鈞走出女友死亡及《夢幻騎士》劇組解散的憂愁,和原本劇組的導演假造一樁綁架案,由少鈞帶領大家,一路探詢線索和構思策略,拯救外表與他前女友相似的女主角。少鈞的媽媽和導演原本希望透過這段拯救過程,彌補少鈞心中對前女友死亡的遺憾,事件的開頭與結局刻意仿造被取消的《夢幻騎士》劇本,則是為了彌補他無法完成劇中演出的遺憾,也彌補他無法在劇中當主角的遺憾。
這場以少鈞生活為舞臺的戲,將真實與虛構(劇本)揉為一體,並藉由不斷的逸出、插入,既填入笑料,也讓懸疑一路推進。如少鈞在崩潰的狀態下,衝出去被車給撞了,接著卻換成一連串無厘頭笑料,駕駛以髒話問候少鈞「X你老母」,結果一旁的少鈞媽媽下一秒就告訴他「我是他老母」,讓駕駛尷尬不已。駕駛走後,旋即來了一位口吃的快遞員,送來少鈞沒訂購的道具手槍及防彈衣,接過這些莫名的貨物後,接著頂樓就發生夫妻爭吵,母子趕緊上樓制止。故事原本嚴肅的進行著,馬上被放了許多笑料,觀戲當下覺得錯愕,但看完後覺得,或許這是暗示這些笑料開始時,為少鈞而編的戲就開演了。
本齣戲無處不充滿笑料,而演員的演繹方式相當用力,彷彿演出的目的便是要製造笑料似的 ,放大所有的表情及肢體,當笑點出現時更是如此,提醒觀眾道現在是喜劇橋段,大家該笑了。若是悲傷或是緊張的橋段,則會配上和情境相襯的音樂,角色們無不扭曲臉部表情,做出悲傷沮喪的樣子。戲中一切情緒都被變得扁平,每個角色也都顯得單一,每個角色的性格,在整齣戲的前段已表現分明,之後的劇情下,只是照著同樣的特質發展,角色沒有其他面向可挖掘。如在事件剛開始發生時,少鈞便有感覺到和《夢幻騎士》劇情發展極為類似,但他卻對這件事相當興奮,保持他一貫的傻氣,毫不懷疑地一頭栽下去;媽媽從頭到尾都是極有活力,不問原因幫助兒子任何事;偉恩則保持一貫的懷疑及自傲,對少鈞做的任何事都感到不信任與不屑。
不過這些表演策略,也可能是為了呼應他們在為少鈞演戲這件事,才會讓各自的性格,和戲開頭展現的樣子一樣,刻意的單一化。而這種人與人的表演關係,其實也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因此當我們思考,到底少鈞的生活從何時開始,就被安插媽媽及導演的安排時,也會進一步聯想,我們的生活,是否本身就充滿許多戲?甚至在不自覺的狀況下,我們自以為的真實,其實是別人給我們的假象呢?
看完戲後,反思編導的想法,戲中角色不知何處為真的生活,也讓我開始懷疑自己對生活的自主性,懷疑真實與虛幻的界線。經由主角的夢幻旅程,雖然結局主角脫離了幻境,但戲和生活不再明顯分離,對熱愛劇場的人來說,的確是戲如人生,人生如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