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你呀,就讓我快樂

新評種:吳知豫

廣藝劇場NO.3《天天想你》張雨生經典流行音樂劇

時間:2016.05.06 19:30
地點:臺南市立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吳知豫

  以表演藝術為推廣主軸而成立的廣藝基金會,長年扶植國內表演團體,同時也自製節目作品,2014 年楊忠衡執行長邀請張雨生創作拍檔 Koji Sakurai(櫻井弘二)擔任音樂總監,推出廣藝劇場第三部作品──《天天想你》【1】,全劇將二十三首膾炙人口的張雨生經典歌曲融匯交織成音樂劇,今年恰逢其五十歲冥誕,舊雨新知再續前緣,一同重溫這位樂壇傳奇曾經帶給我們的美好。

  2016年版本的《天天想你》幾乎為原班人馬重新上陣,僅女主角徐曼改為臺灣演員賴雅妍擔綱演出,但在歌曲詮釋中較缺乏穩定性,頻頻出現走音、落拍等問題,雖與過去飾演此角的中國女高音潘小芬相比技巧略遜一籌,然其率性、自然的表演親切可人,也大大征服了臺下觀眾的心;飾演男主角阿駿的歌手蕭閎仁,沙啞的聲線獨樹一格,流行樂的唱法與辨識度極高的煙嗓更在每首曲中詮釋出獨特的風格,但作為演員,在咬字發音與情感傳遞上皆過於模稜,角色性格便顯平板單薄,缺乏層次。相較於男女主角,其餘演員現場演、唱能力屬於本格的音樂劇派,合音優美,且氣足音亮聲飽滿,戲劇節奏也掌握得宜,不拖泥帶水,不遺餘力地襯托主角,堪稱極佳綠葉。

  知名樂評人傑米鹿認為:「音樂劇與演唱會的差別,在於音樂劇是以『劇』做為根基,『歌曲』作為劇情或情緒的爆點。整齣戲的元素,都是在營造歌曲被唱出的瞬間,所需要的情緒。」【2】連貫情節與歌曲實為本劇編寫上的挑戰。《天》劇的重點在於歌曲重現,但情節上時常為了串接而天外飛來一筆,如說書人在最後一段提到:「如果覺得地球無聊就帶我去月球吧」經過一番牽強的哲理衍伸,旋即銜接《帶我去月球》一曲,與主要劇情毫無干係;「True Love」的主題及女主角思念的錄音應是劇中的關鍵線索,僅在零星處被提及,缺乏深刻刻劃也是美中不足之處。敘事邏輯則有些許疑竇,如:阿駿手抖的病徵並無說明,卻在結尾時忽然痊癒而可重拾相機;徐曼對異性戀男子過敏的怪病,最終是否克服也不得而知。雖然如此,編劇在臺詞編寫上不乏時下流行元素(Facebook打卡、寶寶覺得苦、wifi收訊不佳)與演員知名作品(《等一個人咖啡》、《愛上哥們》),妙語如珠的喜劇節奏總是能出乎預料地擊中觀眾的笑穴,劇中題材也緊扣生活,涵蓋跨海工作、網路世代、流行文化、小三、假緋聞真炒作、性別疑雲等話題,舞臺編曲多元豐富,在熱鬧歡騰中亦夾雜著深刻雋永的情調,令人神往。

        《天天想你》在舞臺場景僅有攝影棚、咖啡館與海邊三處,設計者陳瓊珠以張雨生的曲目出發,用階梯式舞臺創造出三種視覺高度,在空間轉換上靈活變化,不禁令人聯想到二十世紀舞臺設計師Adolphe Appia的常見風格,以階梯將舞臺自由切割,並混合兩個活動平臺滑動交錯,增加場面調度的更多變化性,巧妙轉換演員走位與構圖。投影呈現的影像設計結合人像錄影、抽象線條及色塊、繁星點點等畫面,與臺上表演時而互補時而對比,營造想像情境,也豐富視覺效果。

  「商業劇場的通俗性所建構出來的表現方法,來自於觀眾的感受與審美經驗的最大公約數。」【3】《天天想你》結合耳熟能詳的歌曲與華麗燈光、服裝、舞臺佈景,竭盡所能地要將觀眾捲入其中,雖情節編排較鬆散,卻是大眾輕鬆參與的好選擇。

 

注釋:

1. 參考自《天天想你》節目冊。

2. 參考自傑米鹿《老少咸宜的張雨生音樂舞台劇〈天天想你〉》,網址:http://jamie0128.pixnet.net/blog/post/106777493-%E3%80%90%E5%8A%87%E5%A0%B4%E3%80%91%E8%80%81%E5%B0%91%E5%92%B8%E5%AE%9C%E7%9A%84%E5%BC%B5%E9%9B%A8%E7%94%9F%E9%9F%B3%E6%A8%82%E8%88%9E%E5%8F%B0%E5%8A%87%E3%80%88%E5%A4%A9%E5%A4%A9

3. 摘錄自《PAR表演藝術雜誌》266期(2015年02月號)總編輯的話──黎家齊〈商業劇場的戰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