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會表演有多少種可能?
時間:2016.04.09 14:3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葉佩玲
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於2001年創辦,因一場以保育瀕危絕種動物策題的音樂會,邀請樂手穿上動物頭套,組成動物樂團,希望觀眾在欣賞古典音樂同時認識瀕危絕種動物,加強觀眾的保育動物意識。不同動物群負責不同樂器的演奏,分別組成了「銅管兄弟五重奏」、「薩克斯狐四胞胎」、「黑管貓四重奏」等動物家庭成員。動物造形具有強烈的繪本風格,動物頭套上的特大眼睛配上人類的晚禮服,顯得夢幻典雅,加上表演方式與一般音樂會不同,呈現出繪本特有的視覺效果與故事性。
《紳士與淑女》以演奏古典名曲、不同國家歌謠和電影主題曲為主,如愛爾蘭歌謠《倫敦德里之歌》、電影《真善美》中的《Do Re Mi》和著名義大利歌曲《重返蘇蓮托》等,由「銅管兄弟五重奏」、鋼琴兔和中音薩克斯狐狸拉菲領銜。雖然是音樂演奏會,但在動物樂團刻意精心安排的表演方式下,《紳士與淑女》更像是以音樂為主導的默劇。
一般演奏型的音樂會,樂手和指揮會專注呈現音樂的準確度,樂手比較少在舞臺上做音樂以外的表演,音樂也不常見因觀眾反應而改變表演方式或直接以音樂跟觀眾對話。音樂的繪本‧動物樂團製作的音樂節目以兒童、親子為主,必須要比一般音樂會更生動活潑。而動物造形頭套本身已為表演增加不少的表演性,樂手載上頭套站在舞臺的狀態接近「扮演角色」,每種動物角色都有其個性,如安靜的鋼琴兔、愛睡覺的馬來貘等等,表演形式上與弗洛茲劇團【1】的面具表演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擔任指揮的非洲鹿時有一些特殊的指揮手勢,達到跟樂手和觀眾同時溝通的效果,如德國童謠《狐狸,你偷了大鵝》,一段激昂的段落轉向溫柔平靜的段落時,非洲鹿轉身向觀眾打出安靜的手勢,樂手同時把音樂降低,瞬間觀眾被邀請一起進入音樂安靜的氛圍;而在演奏《美麗的織夢人》時,獨奏者馬來貘在演奏時不停打哈欠呈現快睡覺的樣子,其他樂手企圖以音樂叫醒他,情節帶動該段音樂表現出更多有趣的聲音線條和表情。音樂加上畫面的配合,呈現出音樂會少有的敘事性和戲劇感。
《紳士與淑女》企圖在音樂和表演取得平衝,豐富音樂會的視覺呈現,同時挖掘音樂中的故事性,令表演更有趣動人。這或許也是音樂呈現的另一創作方向,既不失音樂專業性也增加更多表演元素,令觀眾同時享有聽覺和視覺上的享受。
註釋
1、弗洛茲劇團是德國老牌劇團,剛開始成立時是一個只有三個演員的小劇團。後慢慢發展成面具肢體表演形式,融合了默劇、小丑、雜耍、音樂、舞蹈和戲劇性手法,內容多取材於日常生活,從生活中觀察人物、個性與關係,並且善用幽默的橋段,創造出許多深刻的人性樣貌。近年曾來臺參於高雄春天藝術節 ,搬演《天堂大飯店》和《中年大叔青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