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不諳戲曲的觀眾

新評種:詹雅晴

薪傳歌仔戲劇團《王寶釧》

時間:2017.05.13 19:30
地點:歸仁文化中心

文/詹雅晴

 

  「這馬ê查某囡仔,已經無人會親像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

  中場休息時身後的觀眾如是說。若這是不精確的取樣,也取到了熟知此戲曲的觀眾,因為第五場結束連石平貴從軍都還沒演,但苦守寒窯符號已深植老戲迷心中。經典之所以為經典,是經得起重複搬演、一看再看。薪傳歌仔戲劇團堅持歌仔戲的傳統唱腔與風格,以傳承推廣為業,深耕歌仔戲的精緻之路。對比一再回鍋的老戲迷,身為一個不諳戲曲形式的觀眾,我必須誠實:面對傳統戲曲自成體系的演出模式,對於習慣觀賞現代戲劇的我而言有著難以跨越的斷裂。

  不諳戲曲但想克服觀賞焦慮的處方為:觀看經典劇目時,接受與時代觀迥異的文本是先決條件,否則觀戲感受將會被角色不符時令的言行阻塞。一如王寶釧以三個理由專情於石平貴:初次見面石平貴藏身之處泛紅光且散發香味、寶釧難擋石平貴一拜、獨見石平貴身披九龍黃袍等。這三個以「命定」為根本的設定,王寶釧鍾情且苦等夫君的狀態,放在液態之愛[1]盛行的當代,關係總是居變不定,王寶釧為愛固執,顯然與當代人的愛情觀有著巨大斷裂。如果執著文本的價值觀取向,那就無法欣賞戲曲之美。

  但事實上,此經典傳演至今並不曾與市場脫節,王寶釧與石平貴的故事以不同劇種形式搬演,除了表演藝術外亦有電影電視劇的演出。既然此劇不斷翻演,對戲曲文本的斷裂感從而何來?原因除分眾後慣看劇種的分流外,也代表著時代觀念變革的快速。兩代前可能欣然接受的觀念,在現代化不可回返的線性時間裡,世代震盪過快,人際觀已大異從前。

  但劇中水袖仍美、演員身段亦優雅。當母親上北山探訪王寶釧片段中,抬轎人與乘轎者以律動建置看不見的轎,在寫實且維妙維肖的景片下,台上台下共識出一座轎的存在;一如代戰公主的馬鞭,一揮之間,台下觀眾填充了萬馬奔騰的想像。馬鞭是符號,是擅觀戲曲者熟悉的馬匹代表;母親初入寒窯時,俯身轉圈而入,在空的空間中創造了寒窯的低矮小門。戲曲以其空創造出如實的空間感。

  當傳統戲曲團體的製作有路線之別,有的新編、跨界,而薪傳歌仔戲劇團堅持將歌仔戲精緻的路線,使不諳戲曲的觀眾也能一領經典之美。

 

[1] Zygmunt Bauman,《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商周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