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與靜──與自然共舞
時間:2017.05.06 16:00
地點:觀夕平台
文/陳明緯
《52 Hertz》2015年在紐約瑪莎葛萊姆工作室劇院首演,2016年在花蓮牛山的「換膚海灘」首作為環境劇場形式演出,並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藝術家李詩瑩合作,將淨灘活動與沙畫圖騰的元素作為演出的一部分。今年在觀夕平台的演出則加入了「沙行者」的角色,讓沙畫的創作過程與舞蹈表演同時發生。
此次演出採報名制,免費入場,觀眾報到時會領取一件連帽斗篷,穿上後便成為序場的表演者──淨灘的人,在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帶領下,一邊講解著此片沙灘的情況與撿「海廢」的意義,帶領大家發現這些問題,另一方面則是作為勞動者,開始近30分鐘的淨灘活動,「從勞動中體會海洋的問題,製造了垃圾之後,終究辛苦到人。」(註1)沙灘不可能因此免於汙染的問題,但卻在參與者撿拾、發現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垃圾(保麗龍屑、可能傷腳的大量蚵殼碎屑等)時,留下了震撼與心疼,而這正是此活動欲改善此現象所種下的種子,發現問題後,去思考自己可以幫助海洋環境的根本是什麼?
「時間」成為我們的主軸──「舞蹈動作存在一瞬間」、「沙畫圖騰存在一漲退」、「海洋廢棄物卻存在幾百年」(註2)。「沙行者」做為淨灘後的第一個表演者,以耙子繪製沙畫,由8個同心圓組成一個大的圖騰,身穿黃衣的舞者現身,在圖騰上開始舞蹈表演,隨著圖騰的繪製,演出空間逐漸擴大。靜(沙行者)與動(舞者)在表演時互相影響,卻又不打擾到彼此,沙行者決定舞台的範圍,舞者一踏上舞台便開始破壞舞台,兩者的存在皆是稍縱即逝,然而,演出的當下卻不直接互相干擾,兩者的關係與對演出的主導權在觀眾注視的優美畫面下拉扯。突然,眼前出現了一位拿著透明板比劃的女子,正隨機以觀眾、舞者的肢體作為構圖,畫完後將板子插在沙畫圖騰上,行為藝術亦無聲地加入。
音樂聲逐漸掩蓋了浪潮聲,舞者們遂出,觀眾立即拋下對沙行者作畫的觀察,在舞者周圍形成一圈的觀演位置,如同人為因子輕易地便可到環境中的各個角落,並成為焦點/主導者,此刻,「靜」明顯不敵「動」,沙行者著實成了那隻發出52 Hertz頻率的鯨魚,能聽到他們的聲音的觀眾寥寥可數。
以一人一色為舞者身上的衣物,使觀眾更能注視肢體與海、沙灘、自然合而為一的畫面,演出空間看似如海際線般無止盡的延伸,實際上則仍受舞者所控制,但也因這樣的演出形式,觸及到更多觀眾群,許多到沙灘玩耍的遊客,看到「一群穿著連身斗篷的人圍著身著素色舞衣的舞者」這一場景,亦加入觀賞演出,算是在自然中表演的另一種自然,倒不像是「看熱鬧」,而是加入了之後,就隨著大家的腳步至演出結束。
當舞者逐漸靠近海岸線,觀眾選擇的位置明顯地影響看到的畫面,離較近的,能特別感受到尾場來自肢體「吶喊」的力量,舞者不發出聲音,但表演的張力卻已與觀眾形成有力的對話,一同感受;離較遠的,則可以看到整體,腳踩著沙卻如在海平面上舞蹈。最後,舞者浸入海中,與自然交融,觀眾們被眼前的場景震撼而拍掌叫好,卻沒有人注意到沙行者何時結束表演早已「下台」,更忽略了在自己腳下的沙畫圖騰,不久前,是最初我們觀賞的焦點。這場動與靜的爭奪,在與自然共舞的過程中,勝負早已各自有定奪。
註1:
淨灘時,筆者當下紀錄帶領者向觀眾講解的內容
註2:
節錄自「Intw舞影工作室」粉絲專頁《52 Hertz》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