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扮演的遊戲

新評種:廖修慧

20%實驗劇坊──真人實境角色扮演遊戲《府城群俠傳》

時間:2018.04.01 10:00
地點:南門公園

文/廖修慧

 

    《府城群俠傳》是一齣觀眾參與的遊戲式劇場,在古味的寧南門開演,開場約15分鐘描述武當派的張三丰大壽,各路好友前往祝壽,此時「時空出現裂縫」,古代的俠客們被捲入來到了現代,在一小時後「時空裂縫」會再出現,若是現場觀眾未完成任務則可能使古人俠客無法回到過去時代,而改變現今歷史。觀眾入場時會收到打孔的小疊提示和指令說明。第一項任務必須擇六大門派其中之一入派,有武當、峨嵋、華山、東方不敗、丐幫等門派,選定後便必須按照拿到的指示,以特定句型詢問觸發任務並解決,例如:「師傅有什麼要吩咐徒兒?、師傅我想學武功!」等等,藉著完成「初級任務」兩項、前往「進階任務」最後則是「繼承人任務」成功得到掌門之位。玩家也可選擇不解決門派任務,選擇武林高手─不入門派、或入金任務─賺許多錢遊走江湖等其他選項。

   劇中角色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待在固定位置的六大門派師傅,玩家以特定問句主動觸發,其二是會遊走於南門城內、城邊的其他武林俠客,有時會主動詢問玩家能否解決任務,但仍需視玩家目前已完成的任務階段在初階或進階,判斷是否有足夠資格接受,南寧門城中現場猶如武林好漢的聚集之地。如同真人扮演的電腦RPG遊戲,劇團並在現場設置了真實的飲料(酒水)、章魚燒(煉丹丸)攤販,販賣任務或俠客需要的道具和禮物。因此,觀眾若隻身前來也能自行進行任務,並不需團體行動共同推進進度而消耗時間。整個進行的過程中會有預錄好的魔音不斷提醒:還剩下多少時間,「時空裂縫」會再度開啟。

  「遊戲」的性質在演出過程扮演頗吃重的角色,觀眾參與的程度高低則影響自身在此劇中感受的樂趣;一般來說,電腦的RPG遊戲[1]中,玩家透過角色參與多少決定劇情的發展,甚至是玩家各類參數取得後的結局。反之,在劇場則因真人扮演、玩家的數量較多而須有清晰簡明的指示,同時因為是真人參與使每位個性顯現,固定規則或任務順序的序列之間產生了遊戲的「彈性」,倒不致讓現場過度慌亂和拖延,也許有玩家與各派俠客透過了另一種「協議」,仍成就了任務的解決,就此達成了在設定中自行發明遊戲規則的樂趣體驗,在此點上劇團是掌握的恰當與完善,規則簡單清楚、亦未說明「不可做」的任務完成方式,而使的扮演玩家的觀眾和扮演俠客的演員們都樂在其中。

  此劇本的設計來自兩位著迷武俠RPG遊戲的兩人組林照明、戴明光,可見兩者不同媒介的轉換─ RPG遊戲與演員扮演的真人劇場,頗去蕪存菁,既保留著看似能讓觀眾開放的選擇、亦不致使的過度複雜、同時「默許」個人(玩家)與個人(演員)能同意的另一種可能性的遊戲方式(當然須視演員的判斷與觀察決定是否可行、或者觀眾遭受拒絕)。現場中,擁有兩種身分的玩家/觀眾都相當的進入狀況,樂於與角色互動、而角色亦保持開場的敘事和古代的說話方式與之回應,因此讓玩家們發自內心的呵呵笑且願意參與其中。

  結束之處透過約15分鐘的演出交代時空裂縫再度開啟的結果,並向觀眾透露還有下次機會能更順暢的完成任務;雖是參與型態的遊戲劇場,在結構上清楚並不拖泥帶水,每位觀眾依造自身節奏進行,亦透過演出將開場與最後處理的有頭有尾,而南寧門的場域也暗示著是現代保留的時空裂縫之所。

  整體而言,身為觀眾的我,感到唯一不解之處是,不確定所有觀眾的任務執行進度,與劇中角色們回到「時空裂縫」結局之間的關係存有何種必然性?筆者猜想,表演現場所見無法進入時空裂縫、重回原來時空的各個原掌門人(演員),乃是門派下的徒兒們(觀眾)未能完成足夠任務所造成?或是徒兒未達足夠人數完成?或許,前述問題對觀眾來說已不重要,因為,在參與過程中跑上跑下散盡的體力,已經讓每位俠客(演員們)與玩家(觀眾們)在「真實」交互遊玩中得到滿足,亦能同時完成觀看者與遊戲者雙重身分,帶著愉悅的心情離開「時空裂縫」的現場。

 

[1] RPG(Role-Playing Game)是一種角色扮演的電腦遊戲,透過玩家的扮演提升等級、得到裝備(寶物)或者完成任務、職業等等推進故事劇情及自己角色的成長和經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