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化的成功、文學性的犧牲

新評種:莊淑婉

明華園戲劇總團《八仙傳奇系列──蓬萊大仙(國際版)》

時間:2018.03.31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莊淑婉

 

  明華園「八仙系列首部曲」《蓬萊大仙》首演於1987年,至今已30年,此次再推出國際版,加上中英對照字幕與節目單,演員加入青年一代如陳昭賢、陳子豪作為新主力,讓明華園的傳承展現於觀眾面前,而幾乎坐滿的觀眾席也讓人看見明華園的魅力,尤其是中老年的觀眾,更是明華園的主要觀眾群,似乎見到中老年觀眾來劇場找尋從前在鄉間看野臺戲的娛樂記憶,明華園似乎也未辜負觀眾的期望,將戲劇的大眾化與通俗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蓬萊大仙》的大眾化表現可以略從幾個面向來看,一為故事文本,改編神仙題材的民間傳說,八仙之一的李鐵拐如何從美男子到醜乞丐的故事。李鐵拐原名李玄,原是武功最高、相貌最美的陸地神仙,也因此優勢而性格高傲、目中無人,不願上蓬萊仙島開荒,得罪越女神,甚至向道教之主李老君以靈魂出竅的方式對戰,肉身因越女神報復而被毀,面對鬼差索命,不得以藉醜乞丐李鐵拐之身還魂。「八仙過海」是民間常見的神仙傳說,如廟宇多有八仙故事之雕刻,屬於大眾熟悉的題材,在故事基礎上,選擇改編傳說而非原創故事,已是大眾化取向的第一步。二為技藝方面,以武打作為吸引大眾目光的主要手法。傳統戲曲過去多為野臺或開放式舞臺演出,為吸引觀眾而重視武打、雜技等功夫,如京劇的武打,其武打之發達也是受大眾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歌仔戲的《蓬萊大仙》也繼承此特性,設計眾多武打橋段,欲達成大眾化的目的。例如第一場〈黃山論武大會〉即以「武」作為開場,也是開門見山地告知此為大眾通俗取向的戲劇製作;後續的〈越女伏魔〉、〈戲戰越女〉、〈約戰老君〉,皆是武打主題,幾乎場場不離武打,直到最後一場〈悟上蓬萊〉才減弱武打場面,轉以表現李玄的內心轉折。三為舞臺表現,受益於現代科技與劇場技術,增加觀眾視覺刺激度。例如武打使用吊鋼絲、以乾冰製造氛圍或作為掩飾手法、多彩的燈光營造詭譎魔幻的場景、用動畫作為佈景、精緻炫麗的道具與服裝等視覺效果,皆是刺激觀眾感官、吸引觀眾目光的方法。明華園於故事文本、技藝、舞臺表現三方面給予《蓬萊大仙》大眾通俗的性質,也是用來達成其自許的「東方魔幻音樂劇」之手法,顯然地,《蓬萊大仙》的大眾化表現實屬成功,處處得見其為大眾化與通俗性而努力的設計與成效。

  相對地,大眾化的成功則顯得文學性的不足。主角李玄是全劇的中心人物,也是最能夠發揮層次的角色,然而層次的出現,需要文學性來推展,人物情感得以產生文學性。本次版本中,明顯將李玄的生命歷程劃出三個階段:自命不凡的美男子李玄、挫敗兩難的靈魂李玄、悟上蓬萊的醜乞丐李鐵拐,並分別由演員孫翠鳳、陳昭賢與陳勝在所詮釋,形成三個層次;不同於過去版本,美男子李玄與靈魂李玄皆由一人飾演,僅有李玄與李鐵拐的對比,此次似乎意欲打造出角色層次,也令人期待文學性的表現。可惜的是,為了實現大眾化,劇本空間與演出時間多給予演員展現武打與身段,人物內心表達少,角色重要的心理活動被犧牲。從劇本結構略為分析,全劇共六場,前四場多為故事推進與以武打為主題的場次,而此四場的李玄為美男子李玄的階段;第五場〈約戰老君〉的李玄已來到靈魂李玄,可是此場戲的主題仍是武打為題,人物內心活動並非主要,直至最後一場〈悟上蓬萊〉,以「悟道」為題,表現靈魂李玄願意成為醜乞丐李鐵拐的過程,此處應為最易著墨內心轉折也是最可能醞釀文學性的角色階段,卻僅以一場戲便完成李玄的掙扎、抉擇、悟道與釋懷,角色轉變急促,感動人心的渲染力減弱,文學性未能琢磨而出,反而捉拿靈魂李玄的鬼差,其如八家將的妝容、服飾與身段令人印象深刻,因而可以說,為了大眾化,文學性的發展空間相對被犧牲。如此,也使得角色三層次效果不彰,角色的三個階段比例不均,使得陳昭賢擔綱靈魂李玄的用意顯得單薄,僅是為了表現傳承意義,而無給予演員和角色更多的發揮空間與意義深度。除此之外,〈悟上蓬萊〉的文學性缺陷,也突顯了此場戲對本劇主旨「剛者必折,驕必敗」的印證效果,達成戲曲從古至今教導大眾道德義理的傳統教育功能;換言之,可能為了成就傳統戲曲的個性與功用,文學性又再次被犧牲。因而大眾化的成功與傳統戲曲個性的兼顧,使得文學性的發展受到壓縮,文學性的蹤跡被藏匿在大眾化的面貌之中,芳跡難尋,有時以為終於要露面,卻又被大眾化的面貌搶去風采,為成全大眾化與通俗性質而犧牲。

  明華園創團近90年,從野臺發跡,因而明白如何使用不同手法吸引大眾目光,經歷臺灣歌仔戲的繁榮與衰落而走進劇場,再度創造繁景,使得明華園重視劇團傳承工作,但在觀眾層面,過去累積的觀眾到如今多已是中、老年歲數的族群,新的、年輕的觀眾群似乎尚未能銜接而上。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觀眾所受的教育改變,以視覺效果或通俗題材吸引觀眾的大眾化手法只是一種速成方式,如能再以故事的文學性與層次的豐富性使人感動,抓住人類最珍貴的「情」,更是世代的觀眾承續與戲劇傳承,因而文學性的發展值得思慮。

  如若《蓬萊大仙》是一雙行走的腳,大眾化與文學性各為左腳與右腳的話,因過於重視左腳的行走功能而造成右腳無能,如同李鐵拐最後「跛啊跛啊,上蓬萊」,戲劇成功看似達到,實則走得偏跛,或許能思考雙腳全能的方式,將走得更穩健,若把比喻擴大至明華園,應也如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