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轉換於貝多芬的永恆之間

新評種:沈倩依

維也納室內樂團X安德烈斯庫X沈妤霖《永恆傳奇‧貝多芬之夜》

時間:2018.04.12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沈倩依

 

  <永恆傳奇.貝多芬之夜>由指揮家赫里亞.安德列斯庫率領維也納室內樂團演出全貝多芬曲目,安德列斯庫豐富的經歷和得獎紀錄、樂團在樂壇的名聲,加上鋼琴家為鋼琴大師鄧泰山少數的嫡傳弟子之一等因素,使這場音樂會被視為今年台南藝術節最受矚目的節目之一。本文將探討安德列斯庫、沈妤霖與室內交響樂團如何詮釋貝多芬的音樂。

  在「艾格蒙序曲」這首十分鐘不到的音樂裡,管弦樂團將貝多芬譜寫的戲劇張力發揮地淋漓盡致,尤其在音量強弱的堆疊,展現出他們對樂句鋪陳的細膩;指揮與樂團注重音色的表現,樂器之間互相聆聽並調整彼此的音色,讓合奏段落更具整體性。在第七號交響曲中,安德列斯庫的表現內斂穩重,他對樂團有無比的信心,也給予樂團很大的發揮空間;樂團團員的演奏技巧純熟,例如長笛以純淨剔透的音色呈現獨奏片段,餘音繞樑;長笛與雙簧管重奏的片段,在音色與樂思中展現出高度一致性,讓重奏線條像是從同一樂器演奏出來,令人讚嘆。

  或許是為了配合小調調性,又或是為了配合鋼琴,在鋼琴協奏曲中,指揮在樂團的音色上做了些許調整,其色彩由亮轉暗。沈妤霖在第一樂章cadenza的部分,在裝飾音的段落展現她高超的技巧,平均且快速的觸鍵,讓小聲的音符也能清晰透徹;在第二樂章慢板中,跟著她的琴聲,可以清楚感受到貝多芬對於和聲起承轉合的細膩;在最後一個樂章中,可以發現沈妤霖對於踏板的控制力,她巧妙地運用踏板,讓鋼琴的音色與音質和樂團一致。就整體風格而言,沈氏詮釋的貝多芬,和筆者所期待的較為剛強的氣勢相比,略為陰柔;就樂思而論,相對於大樂句的方向性與整體性,更著重小樂句之間精細的雕琢。

  當天晚上的音樂會,有兩件事令筆者感到困惑。其一,是關於沈妤霖赤足在音樂會中演出,不知是否有其特殊原因,相較於舞台上一起演出的音樂家,這樣的穿著似乎不夠正式。其二,是關於聽眾在樂章之間都拍手鼓掌,或許是出自於對表演者的讚賞,又或是無法掌握音樂會鼓掌的時機,無論出自何種原因,都破壞了音樂的連貫性。雖然,對演出者而言,觀眾熱情回應是最好的回饋,卻也必須思考回饋是否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