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劇場改變孩子《聽海日記》

駐節評論人:陳信祥

閉幕節目- 聽海日記

劇照攝影-陳十攝影工作室
演出:Artyom Kim x 龍山國小 x 臺南民族管弦樂團
時間:2019/11/9  19:30
地點: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陳信祥

《聽海日記》為2019臺南藝術節的大型閉幕製作,結合數個製作團隊,有新點子樂展、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薪傳打擊樂團,還有台南七股區龍山國小的學生等,在製作人趙菁文和導演Artyom Kim經過一年統籌、指導,完成一部描述七股潟湖的音樂劇場。導演以「音樂劇場」定位節目類型,讓筆者覺得十分新鮮,畢竟《聽海日記》演出形式,定位戲劇,因演出方式宛如日記般片段,難以架構起承轉合;如定位音樂劇,也因音樂大多屬於意象的情境音樂,並無主導劇情,也沒有主題素材延伸,但是音樂從頭至尾從未停歇,故以音樂劇場稱之。

 

走進演藝廳那刻,清楚感受到「聽海」的情境,從音響環繞播出的海浪聲,一聲一聲地拍打著舞台,舞台燈製造出波光粼粼的海浪倒影,那層次的光影打在漁網上,心中湧起滿滿的平靜感;小男孩坐在木箱上,看著日記唸著:「我們為何要寫日記,要寫什麼東西?」一句簡短的話語,讓筆者陷入思考,也許這正是導演的本意。另一個時空,由擊樂老師誦唸似經文,以灑水方式象徵人類都是依水建村,此動作也能引領孩子敲擊節奏,而大提琴家開始演奏聽似無調性,但又帶有規律性的演奏,配合敲擊,讓舞台中央的男子甦醒,象徵七股這個地區,依海而誕生。「數字的意義」段落,看著孩子玩著遊戲,過程中有大量的數字,孩子隨著樂手老師,變化多端的鼓點起伏,呈現戲劇化,也演繹出校園都會有男女一邊一國的有趣畫面,也因為動態表演,相比之前靜態方式唸詞,孩子演技更顯自然。導演用孩子的舉動代表現實,不過樂手老師演奏的情境音樂常常又讓人置身另一個時空,現實與虛幻交錯,或許這就是七股所帶給製作團隊的印象。

 

看著網路前導影片,看著製作團隊至七股海岸收集浮球、PVC水管等,將之製作成打擊樂器,彷彿將七股的環境變成聲線融入音樂中。其中有幾幕,如「船」段落,以古箏象徵船,由孩子緩緩拉動,船的另一側,數條繩索慢慢地,在樂聲和孩子手中展開來,線拉長並上下左右交錯形成一張網,在昏暗光影移動中,線佔據舞台,琴聲佔據空間,呈現極簡畫風之美,至今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音樂突然從暗色系走進忙碌、錯綜複雜的嘎嘎聲,時不時出現類似鋼筋水泥碰撞敲打,煙霧迷漫,迫使孩子紛紛穿戴口罩,抗議美麗的海岸遭受汙染;有趣的是,當工廠老闆出場時,搭配著〈夜來香〉老歌,如此安逸的樂音,和背景機器吵雜聲、空汙環境,十分諷刺,表達出在上位者,從不知自身安逸生活,是犧牲七股人民健康。筆者印象深刻的情境音樂分成兩類,其一是用寬廣的長音,和諧的和弦帶出海洋的遼闊感,如大提琴手於樂段中,一邊拉奏,一邊吟誦如古調的旋律,大提琴家駕馭自如,演奏優異;其二,音樂總是處在一種安穩平和的氛圍,但和弦色彩十分暗淡、不安,讓筆者聯想,可能這也是現今走入七股漁村的第一印象,雖安靜但藏著人口外移嚴重的隱憂。結尾用車鼓陣,帶出熱鬧的氛圍,一掃先前的陰霾氛圍,不僅感受到節慶的歡樂,也體會七股地方充滿活力的一面,本赤裸上身的男子,經過種種經歷,以穿起衣裳象徵孩子長大,也慢慢創建出自己的文化,依偎在女孩旁,聽著她唸「我們為何要寫日記,要寫什麼東西?」,留給觀眾想像,去撰寫屬於自己的《聽海日記》。

 

對於臺南藝術節閉幕節目選擇將七股地方氣息搬上舞台,且也引領龍山國小孩子們齊力演出,為期一年的訓練,孩子於某些段落的表演,展現出特有的天性,筆者給予高度的肯定,後半段劇中宛如說書人角色的小女孩,除了背誦大量的台詞,口氣也融入氣氛,令人印象深刻;最後的鑼鼓陣,鼓點和動作十分流暢,不僅具有文化傳承意義,新血的加入也充滿朝氣。會後座談,有個有趣的觀點,就是所有被訪談到的孩子,第一句話都是:我不喜歡參加,而且每節課都要練習;童言童語,令人會心一笑,讓孩子參與藝術創作過程,絕對是美事一樁,大製作更是需反覆練習,才能最終得以完善呈現,不過站在藝術工作者的角度,更希望用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孩子最終愛上藝術,如果,可將過程融入課程,例如工藝課的製作樂器,表藝課的感知訓練等,讓過程和結果都是為了愛上藝術,就更完美了,但這個牽扯更多行政層面,在此就不贅述。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在著作《教育應該不一樣》內容中有提到:花蓮縣的北昌國小,學校實施「麥哲倫計畫」,內容是鼓勵孩子與老師討論、規劃自己的探索計畫,先不論計畫的結果,但這樣的經驗或許會為他的未來開啟一扇充滿想像的窗;看著台上的孩子們與音樂家,漫遊於當代藝術間,他們花了一年時間製作出《聽海日記》,卻讓我開始盼望他們未來,藝術種子於他們心中成長茁壯,創造屬於自己的聽海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