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土海海漁光島

土與火 人與島

「......紙的前身本是一個很自然的東西,陶也是人在創造文明的過程中長出來的,所以紙張跟陶,一個比較沉重一個很輕,彼此是互相對應的關係。」藉由創作者對於材質的敏感度,結合充滿神話意象的故事文本,賦予觀眾出不同的形象,可能是海浪、北風或者神明與鳥蟲,一步步穿越漁光島的過去與現在,讓這段經歷落實成更踏實的身體感。


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

居民變遊客 重啟我城想像——《咖喱骨遊記》(轉載自「論盡」)

顯然《咖喱骨遊記》並不是童話,正如《格列佛遊記》在十八世紀出版時,有說因其濃濃的諷刺意味而曾被刪改。世界的故事在迴轉。香港劇評人鄧正健對2012年版的《咖喱骨遊記》曾寫道:「……不論在內容和風格上,整部《咖喱骨遊記》皆展示出一份如脫韁的想像力,它試圖為我們示範在主流論述以外的另一種想像城市方式……。」


土土海海漁光島

小島光景

可曾看過,在幽暗的黑夜中,萬般星火依浮浮沉沉,彷彿精靈乘著黯海嬉戲遊玩。如此美景,就是漁光島的由來。 一如往昔的漁光點點、田府元帥軼聞,日落塔仍存在於居民的記憶中,或許也更增添了想像空間,留待踏上小島的人們填補想像屬於自己的小島光景。


臺南公園的身體地圖一百日行走

以台南公園為稜鏡 折射你我的故事

為期兩年的駐團創作,如同植物般生長著,舞者規律的排練以及數次往返公園與之調整生息,周書毅說這是一個互相認識的過程,以台南公園為稜鏡,映照彼此的故事,「台南公園這個計劃其實是在折射,不只是講台南公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