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忘卻初心」的故事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聽海日記》創作指導阿雍.金(Artyom Kim)的「協同創作方法」,這篇將談談這樣的方法如何與當地音樂、設計和製作團隊以及龍山國小師生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珍貴歷程。
 
雖然《聽海日記》的演出在十一月,但團隊之間的緣份和整個創作過程早在今年(2019)一月時就開始了。這些龍山國小的孩子們在一月時被交付了「寒假作業」,這是阿雍.金在面對各種協同創作的合作對象時會進行的固定方法,當然會因對象之不同而調整暑假作業,但本質上是一樣的,目標在於從身體、情緒、意識到精神引發共同創作者對聲音的想像。
 
 
從孩子們的「寒假作業」開始
 
這次孩子們面對的作業是「創造一個故事」。他們被告知,這個作業有點特別,它沒有既定格式,也不用打分數,只要回答一些關於你心目中的故事主角的問題,並讓想像力帶著他和你一起去經歷一場冒險就好了。在七股長大的小朋友所創作的故事全部都包括海,不管是角色還是故事環境背景,他們深深被龍山的在地文化感染。
 
阿雍.金在這些創作元素中看見一個主題,即「忘卻初心」再逐漸尋回的過程。與表演者一起,他以創世紀為發想起點,發展了四條故事線。一切由夢境開始,接著我們看見由阿雍.金自己扮演的、代表初生人類的角色,蒙著眼睛,他在聲音中摸索世界的模樣。但世界逐漸轉變成「大人」的模樣,語言大量的出現,代表初心的樂音逐漸混雜、被掩蓋,最後由扮演漁夫的孩子們象徵在這繁雜的成人世界中,每人心中依然存在的純真。
 
這些過程也不只進入作為表演者/創作者的孩子們的生活,也包括學校和家庭。雖然近年觀光產業開始進駐,不過龍山在台南地區依然屬於比較偏僻的小地方,多數年輕人在求學與就業階段離開此地到城市,這次參與排練的老師們也有幾位是離開後又回來的。老師們在自己的放假時間陪著孩子經歷排練過程,也回頭思索他們的家鄉從離開時到現在發生了什麼變化,他們也談到一直以來不變的,只屬於龍山的美麗風景,那樣的美麗不只是在潟湖上的日落,也是他們對地方的回憶。
 

聲音的場景想像
 
製作人趙菁文平時其實是師大音樂系副教授,她分享道,從幾年前與阿雍.金的合作開始,她原本對作曲的想法逐漸轉變,有紮實理論出身的趙老師教的是作曲理論,所以當看見這種與演奏者共同作曲的方式時大為驚奇:「他鼓勵了我,讓我看見演奏者與作曲者的角色不需如此二分。」而在《聽海日記》的排練過程中,她更是被孩子們的專注和真誠所感動,每一個隱藏在製作背後的小故事都被趙老師記著。她說阿雍.金在做的事情不只是藝術創作,還更是給聲音一個更易想像的場景,並在這些場景中、在創作過程中形成療癒。
 
除了演出本身以外,趙老師邀請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學生,走出音樂研究的領域,進行跨領域的音樂紀錄片拍攝,所以這次在《聽海日記》的臉書頁面上也能看見這些拍攝成果。
 

透過音樂訴說的在地故事
 
有一次,紀錄片團隊的創作者邀請龍山國小的小朋友一個個單獨坐在攝影機前面,在教室中向鏡頭對他們心中想說話的人說些什麼。其中一位小女孩對著鏡頭竟一時說不出話,最後她向母親呼喚,並流下眼淚。紀錄片團隊一下子慌了手腳,但接著他們深入去了解團隊中每個人的故事。
 
原來小女孩的母親在她小時候就離家了,她的母親來自越南,越南籍配偶在龍山是一個頗為常見的現象,也許是很高比例的家庭從事漁業,需要人手幫忙,另一方面也是小鎮的人口流動率低,就逐漸發展出這樣的婚配特性。不過在此地生活不慣的越南配偶,除了要面對語言的困難,還要適應十分辛苦的漁業工作,她們通常十分年輕,她們常在孩子還不大時,離開龍山、離開家庭。
 
小女孩就是來自這樣的家庭中的孩子。趙老師分享了小女孩的創作筆記,除了認真的話走位圖、紀錄演出順序以外,我們也可以看見在參與演出的過程中,當她去思考小朋友與大人的不同時,她觀察到大人的特質是「可以照顧自己」,她也對自己展現那樣的期望,而屬於她的夢境就是,能成為一個能照顧自己的大人,並與全家人一起出遊、「團圓」。
 
阿雍.金決定受此夢境啟發,將女孩化為一個角色,一個在地的故事透過象徵與樂音,能夠回應到所有人心中都有的渴望與歸屬。
 
而「協同創作」的概念之執行不只發生在台上。負責服裝設計的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服裝設計系所師生與我們分享第一次參與舞臺服裝設計的經驗。從一開始的不確定與矇懞懂懂,到後來他們感到自己真正成為團隊的一份子,而不是只切分地負責服裝。在一版設計圖裡面,他們以當地漁業景象中常見的漁網作為元素,雖然最後沒有使用在台上,但阿雍.金被漁網的設計吸引,最後漁網的視覺元素變成故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上述這些過程也許不會以直接的方式呈現在最終的演出裡,但每一份努力與感受都會化為能感動人心的情節。這也許是「協同創作」的方法最珍貴的價值,即以分享的方式打開彼此精神交會的可能性,在藝術演出的場域交織出集體的夢與回憶。
 
文 / 于念平
攝影 / 叮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