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藝術找答案.第二步 STEP2

【Q32】為什麼今年社區策展的主題是小孩跳舞、老人唱歌?

 

答案提供者|周伶芝,2019、2020年的臺南藝術節策展人。(口述整理|鄒欣寧)

 

周伶芝:先講老人。這幾年在臺南走來走去,發現很多老人愛唱歌。其實不只臺南,我的家鄉基隆也很多,包括我爸媽也愛去聽戶外的卡拉OK。不管是北海岸、赤崁樓或新營公園,我都看過一種老人娛樂活動——老闆會帶樂器跟卡拉OK機給民眾點唱,有時老闆還會現場彈樂器伴奏。通常他們彈奏得不差,四周也會聚集很多老人唱歌或聽歌。我想這可能是那卡西逐漸消失後的變形產物。

 

我發現在大都會以外的地方(在台北市區較少看見類似的老人活動),唱歌構成台灣老人滿重要的社交生活。不只社交,他們也把很多人生經驗和感情寄託在歌曲之中,參加唱歌班、唱歌社團比跳舞的人數多很多,台灣老人家對跳舞比較害羞,可能也包括對身體的不夠自信,唱歌門檻相比之下沒那麼高。另外,很多老人也愛拍照,不管用手機或數位相機都是。從這些觀察出發,就有了幫老人拍伴唱帶的主題,伴唱帶的內容也希望跟地方記憶、老人的生命史有關。我跟合作藝術家黃嘉文討論,希望她能帶著老人進行「伴唱帶自製教學」,教老人拍攝、剪輯跟家鄉或自己生活有關的主題影像,同時也是地方檔案的概念,伴唱帶之後也可以供老人無限使用。

 

小孩跳舞的概念是從藝陣來的。臺南是藝陣之鄉,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的藝陣隊伍,選擇上我們捨規模大的學校,取規模較小或不在主要城鎮的學校。同時,邀請小時候也有學習藝陣的編舞家黃懷德跟孩子合作,幫助他們從原本已經會的藝陣身體中發展出自己的身體語言,跳自己的舞。既然從孩子的身體經驗出發,我們也在前期安排一系列的工作坊,引導小朋友如何透過自己的身體重新認識「空間」,再把這樣的認識表達出來——這也是《舞陣漫步》的主題:讓孩子用身體表達他怎麼看待自己生活的環境。

 

我自己就幫他們上了一堂「身體的跳舞地圖」,孩子先把自己完整的身體描畫在白報紙上,再用符號、線條、色彩表現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情緒、想法。這個身體繪畫的過程也是一種跳舞。跳舞不是外在肢體的,還有內在能量的流動,當孩子用繪畫表達自己身體裡各種動態的能量,腦袋就在跳舞,手也在跳舞,在跟自己身體等比例的圖形上找到能量分布的方式和位置也是跳舞的空間和概念。於是,透過感受作為地標,我們會得到一個非常本質的認識:我的身體是個怎樣的空間呢?

 

孩子在這堂工作坊上給我的回饋也非常棒。有個小男生在身體裡畫了很多混亂的線條,大人對那樣的線條是有既定印象的,我就問他是不是在煩惱?他說不是,是因為太快樂了,他要用線條追逐那個快樂的情緒。

 

還有個小男孩用黃色跟紅色在身體裡畫了很多三角形,「這是什麼?」

 

「我有好多想法在發亮!」

 

另一個不是很容易專注的男生,不想畫圖,而是拿了很多便利貼和膠帶貼在身體各處,尤其在頭的位置貼了很多,我問他為什麼,他說無法控制腦袋在想什麼,覺得腦袋裡非常吵。他把那樣的感覺化為狂貼便利貼的動作。

 

有個女孩在膝蓋上畫了植物跟小樹苗,腳上畫了發芽跟大樹,耳朵上畫了一小滴眼淚,她對身體的感受是非常多細節的,裡頭有很大的世界,我印象好深刻喔!當我請她描述她在畫什麼,她說,腳帶她去看世界,耳朵在哭,因為很多事情聽不到。我才知道她是聽覺有障礙的孩子,也注意到其他孩子會幫她要求老師說話大聲一點。這個練習或許給了她一個安心的狀態,把祕密的感受放在圖畫裡。

 

繪畫是人類還沒學會語言之前表達自己的重要媒介,孩子可以很直覺地以繪畫確認自己的存在跟世界、跟時間、跟空間的關聯。同時,孩子也會得到一個新的方法,去建立自我的認識,發現身體的每個角落都在訴說著我是什麼組成的,更重要的是,這些認識都從對自己身體的好奇心出發,再把多維的知覺感受變成畫紙上2D的形式。也因為不是正統的繪畫訓練,而是出於直覺地用這方式給孩子很多空間發揮,反而從中讀到很多關於孩子個性和思考、感受的訊息,再試著進一步幫他們建立自己跟身體、跟環境的獨特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