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藝術找答案.第九步 STEP9

【Q59】對非都會區的老人和小孩,藝術為什麼能帶來陪伴感?沒有體驗過藝術的人,藝術要怎麼陪伴他們?

 

答案提供者|蘇凌,來自台南善化,一個喜歡記錄傳統市場、老故事,和一切日常幽默的劇場工作者。

 

今年阿嬤失憶後,當醫生在巴氏量表測驗中問她記不記得我是誰,阿嬤笑得露出假牙、驕傲的跟醫生說「她是做表演的哦」。但在過去,阿嬤一點都不自豪,每次回家,都要說服我「回來鎮公所上班啦,不用做事又有錢拿。」(公所人員表示:____)

 

做劇場,對阿嬤阿公來說一直是個荒謬的選擇,怎麼會有人選一個歹賺又都在「玩」的事情當作職業?薪水的確不是一個可以說服他們的點,只好搬出「因為我做得很快樂啊」來堵住兩老的嘴,於是他們只覺現在年輕人啊,寧願餓肚子也要叛逆,畢竟在阿嬤阿公的生活和記憶中, 所謂的快樂或是滿足感,會在辛苦工作生養孩子、孩子大了有成就再結婚育有下一代後伴隨而來,在那之前的快樂,只屬於太閒又有錢的人。每回邀請他們去看表演,總要被反問一句「看彼欲創啥?」如果誠實回答「看了心情歡喜啊」,只會換來白眼一翻,「拜託!工作做完有吃飽心情就歡喜,還有閒出外看表演?」別灰心,這時只要說「來看表演有送禮物喔」、「有點心可以吃喔」,他們可能就會考慮撥點時間出來。一旦能獲得實質的東西,那麼看表演這件事就會瞬間有了意義,畢竟在他們的觀念裡,任何事情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填飽肚子,就連社區辦活動,要是沒奉上一包米粉,也不會有人蒞臨的。

 

善化東勢寮的老人們能接觸到最接近藝術的現場,大概是每年普渡或酬神時,廟方請來的歌仔戲班表演,但重點從來都是旁邊的道士撒錢或供品觀賞活動,那歌仔戲似乎只被當成熱鬧的背景樂,於是戲台下常常是一片空,名符其實演給好兄弟看。或者頂多在家看電視,不過電視的意義通常只是整天的工作結束後,坐在椅子上有個聲音陪著打瞌睡,即使有時清醒地看,那內容盡是不熟悉的現代事物和語言,看了不懂遑論享受,阿嬤盯著川普的訪談,問我「他的臉怎麼紅成這樣,是有喝酒膩?」

 

發病後,阿嬤只能坐在椅子上,不必做家事、不必拜拜,這時候,邀請阿嬤看戲反而不再被拒絕,畢竟生活沒有在前進,再多加一件「對生活沒有幫助」的看表演一事,自然也不會有差別。於是阿嬤開始和我們去聽音樂會(當然前提還是有點心吃),開始來看劇團演出,開始了種種對她來說「沒有意義」的事情。

 

前陣子帶著阿嬤阿公看了一齣關於台灣早期雜貨店的戲,雖有一半以台語演出,但人到了近九十歲的年紀,要不是中聽,就是聽見了卻理解緩慢,整齣戲節奏快速又吵鬧,根本看不懂在演什麼。回到家,看見阿嬤坐在椅子上,把玩從演員手中接過的竹蜻蜓,她說:「那些人好厲害,跳成這樣。」其實在阿嬤眼裡,與其說看了一齣戲,不如說是看三個年輕人活蹦亂跳的叫了一小時,在那之後,她不斷跟我說一些感官上的描述,說那舞台上的佈景很多顏色、說音樂好多首一直在變,到最後還開始關心每個演員幾歲是哪裡人。我問她以後想再去看表演嗎?「莫啦,看彼欲創啥?」但我看見阿嬤手上除了竹蜻蜓之外,還捧著同樣在戲裡拿到的小玩具和麵糰,捨不得放下。

 

過去幾年,偶爾有機會拖著阿嬤阿公去看表演,總是迫切的向他們解釋那些內容、試圖開啟一些討論,卻難以獲得共鳴,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們明明看得文文仔笑,卻沒有那股熱忱想多瞭解一點。阿嬤發病後,我們有了更多時間一起參與各種藝術活動,同時接觸到現場其他老人們,才慢慢覺得對現階段的他們來說,這些「藝術」不一定樣樣需要被理解,重要的可能只是那些結束後留在心底的畫面,能夠帶著回家醞釀,想到就覺得開心。看了大半輩子的三合院和稻田,聽了超過一甲子的廟口廣播,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如果腦海中能有一些不熟悉的人、場景和聲音,就足以回味再三。

 

 

【後記】

這篇文章完成後,我(編輯)和蘇淩就「藝術給阿公阿嬤的陪伴,似乎僅停留在一段新鮮、有趣的經驗」,而少了一點更深的溝通或交流。這或許跟藝術作品的意圖有關,更重要的是,在阿嬤發病、阿公身體也逐漸失能後,選擇經常從台北返回善化探望他們、帶他們看表演、討論藝術的蘇淩,已帶來最直接的陪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