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藝術找答案.第一步 STEP1

【Q11】藝術節去偏鄉或社區合作演出是很好,但這種一次性的活動能留下什麼?

 

 

答案提供者|陳瑞麟&王秀玲老師,來自全校學生一同參與2019臺南藝術節閉幕演出《聽海日記》的龍山國小。(口述整理|鄒欣寧)

 

 

陳瑞麟老師:去年的這場演出是我接下的,一開始不知道這麼困難,以為只要弄個一兩週就上台表演,就像我們以往常辦的活動,等到開始後,天啊工程怎麼這麼浩大!?很累,真的很累,但演出結束後,我們幾個主任老師互相問:如果之後文化局再找我們,還會做嗎?

 

「好啊!」大家都這麼說。主要是,我們都看見學校小朋友的改變。很難說清楚那個改變是什麼,我想是一種眼界吧,以及我們這些所謂偏鄉的孩子變得更主動、更自信、更有成就感。這種東西發酵不是一年後就有成果的(註:陳老師回答這問題是在演出結束後的2020年8月),等十年後再回來看看這演出留給他們的印象可能更恰當,說不定有誰以後變成很有名的表演藝術家呢!

 

如果你問我們的小朋友,他們的回答可能也是「好累!」畢竟是從沒有上台經驗一直ㄍㄧㄣ到能上台完成那麼正式的劇場表演,雖然一開始很好玩,有吃有喝像夏令營,但最後那段時間應該是有點痛苦的……

 

我們有個演穿西裝大人的胖胖男生就讓我很感動,好像第二場吧,他要上場前,忽然被一根木頭的刺插進腳趾肉,插得很深,我怎麼拔都拔不出來,他痛到一直哭,但眼看就要上台了,我問他怎麼辦,他不知道,我說那先幫他紮繃帶,下台再幫他處理,他就這樣掛著眼淚上台,撐到下場後我用鑷子幫他把木刺夾出來。雖然是很難受的經驗,但我相信這很可能內化成他人生的價值觀或面對挑戰的態度,以後面對挫折就會有一個堅持的動力,而這或許就是演出留給他的契機。

 

其實,偏鄉小朋友擁有的教學硬體不見得輸給都市,他們少的是互動、是體驗。比如語言好了,我們小孩上一堆英文課,不會輸給台北小朋友,但為什麼講會差一點?台北小朋友接觸英文的環境多,我們的小孩阿公阿媽都說台語啊。所以,小朋友需要環境、舞台,老師就是他們的搜尋引擎,找到之後再把資訊教給他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發起很多活動,騎單車、藝陣、還有高爾夫球課程……雖然今年沒跟藝術節合作,但我們也持續參加其他藝術活動,像是10月18日在廟口舉行的音樂會(由透南風主辦),就是歌手謝銘祐跟學生和在地耆老一起參加,去年合作演出的長笛家吳正宇老師也會在12月來舉行演奏會,明年龍山國小60創校週年校慶時也會跟孩子一起演奏長笛,等於是藝術節種下的種子,能量從去年閉幕演出一路累積到現在,否則,在那麼大的活動後恢復寂靜,沒延續下去,對孩子的學習是一種傷害。

 

 

王秀玲老師:我們的孩子很乖,但比較內向,從表演結束後到現在,雖然大部分上台機會只在校內,但至少他們的勇氣比較多了,今年再參加藝術活動時,他們也更快進入狀況,即使是低年級的小小孩,一開始集合就有意識跟經驗,知道舞台是什麼,也知道站在舞台上是需要付出很多練習跟籌備的,去年就是練習很多很多遍,上台才不會緊張。

 

其實,我們的孩子算是比較鄉下的小孩,當他們升學到附近國中時,是比較弱勢的,因為國中有其他來自比較城市的孩子,學科比較厲害,我們小孩去學科就比較跟不上,相對的學校活動也容易沾不上邊,如果個性又膽小害怕,在國中根本就變成隱形人。今天下午,在《聽海日記》演女主角的學生(已經升國中了)剛好回來,跟我們「抱怨」她被選為帶健康操的人,嘴巴唸歸唸,我們知道她其實有暗爽(笑),但面對一年級幾百個人,她現在心理強度比較夠了;即使是其他內向一點的小孩,雖然可能沒有勇氣在國中站上台,但面對不認識的人,比較沒有適應問題。

 

除了學生,對我自己來說,這場演出讓我重新在生活中開發出不一樣的領域——我以前跟舞蹈、薩克斯風、長笛是很少接觸的,但因為演出認識了這些表演藝術的老師,互相加了臉書,看他們分享訊息,原來有這麼多人從事我以前不曾接觸的藝術活動,我也有更多機會反思自己喜歡怎樣的藝術、喜歡用什麼方式詮釋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