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燈熄之前的無限想像

新評種:林昱辰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拇指小英雄》

時間:2017.03.18 14:3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

文/林昱辰

 

  《拇指小英雄》是義大利前衛劇團拉斐爾合作社(Socìetas Raffaello Sanzio)1995年的作品,2010年臺北兒童藝術節與拉斐爾藝術合作社共同重製首演,2012年至今連續六年演出,共演出超過一百場。

  拉斐爾藝術合作社本身並非兒童劇團,而是前衛劇團,相當致力於戲劇形式的發展,導演姬雅拉.瑰蒂(Chiara Guidi)更特別關注於劇場中「聲音」的使用,而拇指小英雄就是從聲音出發的兒童劇。

  製作在舞台上搭建了一個樵夫的家,邀請觀眾踏上表演區一起進入童話的森林,穿過紅布簾進入木屋,飄來陣陣木香,屋內滿佈小碎木,共有數十張床位,故事姊姊就坐在中央,屋內僅有一盞昏黃的小吊燈,觀眾被邀請躺上床蓋上棉被,在床上聽故事姐姐說床頭故事。隨著故事進展,屋內外響起了現場音效,有森林落葉的聲音、老舊木製家具的聲音、開門聲、騎馬聲、雨聲、風聲等等,進一步烘托說書的表演。

  故事原型是夏爾.貝洛(Charles Perrault)的童話《小拇指》(Thumbkin),講述森林裡住著樵夫一家人,他們生了許多小孩,其中最小的男孩,在出生時不過一個指頭大小,被取名為小拇指。小拇指平常都不講話,因此常被取笑,然而其實他是最機智的一個,化解了多次兄弟們遇到的危機,包括被拋棄在森林裡、遇上食人魔等等。

  不同於純粹被動的觀看,觀眾在演出中,被分配了扮演的角色──躺在床上聽故事的人,而這個寢室又跟故事裡樵夫的木屋有所連結,透過這樣雙層的模擬關係,演出很有效的打破了現實跟幻想的藩籬,讓觀眾身歷其境,也能夠在必要的時候成為一個旁觀者,卻始終待在演出情境裡。演出放棄了視覺的演出,倚靠純粹的聲音,召喚了聽眾們內在對於故事的想像,充滿主體的想像比任何精湛的劇場演出更加親近,觀眾得以切身面對陰暗恐怖的森林,並感受小拇指的勇氣,為故事動容。

  前衛戲劇讓人最詬病的就是,很多時候根本無法明白選用形式的原因,讓觀眾一頭霧水,而導演透過與「床頭故事」的情境結合,找到了一個沒有破綻的合理脈絡,所有觀眾很自然地接受了這樣的形式。然而,這樣的形式如何更臻極致?如何超越故事媽媽說書或有聲書的演出?如何更有劇場性?

  我認為「觀眾」和「演出」的元素,還可以被更妥善的運用。觀眾不只有一人,而是一個群體,觀眾間的情緒是會交互渲染的,而體會「恐懼」一事更是需要他者的加持(看恐怖片令你嚇到的總是旁邊觀眾的尖叫),木屋的布局與昏暗的燈光,讓我們無法明確感受旁邊的他者,而說書人與聽眾關係的建立也相對冷淡,僅有在故事最緊張之刻,使用提問幫助觀眾疏離。而演出,雖說大部分音效都是現場的,但無法確切感受聲音的情緒,聲音演員感覺淪為機關,諸如憤怒的食人魔,能夠感受聲音的震撼,但不太能感受到「屋外有個人非常的憤怒」。演出進入後半段,音效多是猛烈的碰撞聲,感覺缺乏了一點層次,除了劇烈的聲響,安靜更能塑造恐懼,本劇甚少運用「寂靜」,後半不免有點轟炸的疲勞,讓人期待聽到更多樣的變化。

  《拇指小英雄》以獨特的床邊故事形式,召喚成年觀眾返回孩童,同時為兒童創造想像的奇幻環境,體驗害怕,冒險犯難,最後圓滿地走出劇場。沒有奇裝異服、沒有花花綠綠的布景、沒有複雜的燈光舞台特效,《拇指小英雄》用一種更樸實、更貼近真實的方式,召喚了我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