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的抒情嘗試
時間:2017.04.02 19:00
地點:陳德聚堂
文/葉律均
此劇為「城市舞臺」系列的節目,在臺南市原為明鄭將領陳澤宅第的古蹟──陳德聚堂(今為陳氏宗祠)演出,呼應了劇名中「宅門內」的意象、劇情中荷鄭時期的時代背景,且正為故事發生的場域(府城地區)。劇團捨棄野台布袋戲舞臺常使用的手繪布幕,以場地自有的古雅中式建築為舞臺背景,觀眾彷若置身在故事的時空之中。舞臺設計為兩層,臺上有臺。主故事線在下層演出,當劇中腳色開始回憶或是進入夢境時則會在上層演出;上下層同時演出時則是呈現處於平行時空的不同事件。這樣的舞臺有更大的敘事自由和空間,也引領觀眾想像力的延伸,跳脫傳統,別出心裁。
傳統上布袋戲多以歷史、武俠故事為題材,擅長呈現武打場面,可以說是男性腳色的天下;忠孝節義為其主要精神,正反派腳色分明,形成強烈對比。此劇雖仍以臺灣荷鄭時期的歷史故事為題材,但在刻劃腳色時跳脫傳統好壞二分法,勾勒出男主角何斌在殘酷、唯利是圖以外,偶爾一現的憐憫心,以及面對虛假的情義、人情的冷暖時的無奈和徬徨,更貼近現實世界中複雜多變的人性。故事以倒敘的手法,在開頭便揭示何斌選擇投井自盡的結局,讓觀眾在接下來觀戲的過程中,對他的惡質行徑有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女性腳色有主題曲以往常見於電視布袋戲中,此劇將其應用於舞臺演出中,〈苦楝花〉一曲不止是全劇主題曲,更是女主角雲娘的象徵:苦楝為臺灣原生種植物,呼應雲娘平埔族人原住民的身分。苦楝的臺語發音近似「可憐」,被漢人所忌諱厭惡,如同平埔族人不見容於漢人社會之中。苦楝的國語發音同「苦戀」,一語道出雲娘迷惘於仇恨和愛情中的坎坷。一身紫色服裝的雲娘彷彿就是紫色苦楝花的化身,她的美麗與哀愁藉由主題曲不言而喻。如此細膩地形塑女主角,是此劇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
演出場地雖為半戶外空間,但開演前燈光三明三暗、播放製作團隊介紹影片,臺詞以中英雙語字幕呈現,以及有中場休息時間,都顯示了劇團以劇院的高規格標準製作的企圖心。除此之外,此劇不同於傳統野台布袋戲,勇於嘗試和臺南在地知名藝文人士林仙化、鄉城歌仔戲劇團及流行歌手陳怡蒨的跨界合作。布袋戲演出常會以旁白敘述交代劇情發展,此工作原本由「主演」(為全劇生旦淨末丑各腳色配音的人)負責,但在此劇中大部分由說書人擔綱此工作。一來可以增加觀眾聽覺上的新鮮感,二來觀眾會聚焦在說書人身上,避免換場時的空臺感。
讓歌仔戲演員化身為與荷蘭人發生衝突而死傷無數的平埔族人,唱出心中的悲傷和憤恨,產生更為強烈的場面感染力。在何斌迎娶雲娘而「請戲」慶祝的橋段時,歌仔戲演員順理成章地成為劇中戲班演員,上演樊梨花和薛丁山結親的戲碼,番漢結親也呼應了男女主角的親事;此時臺下的觀眾和臺上的戲偶一起觀賞著歌仔戲的演出,人和偶之間的關係發生變化,產生趣味。只是歌仔戲演員分別在觀眾席兩側同時演出,觀眾不容易捕捉到演員對戲時的表情和身段,如果改為在舞臺前方場地表演,想必能有更好的觀戲品質和演出效果。
主題曲的歌詞、旋律和嗓音是全劇最富情感感染力的一環。在劇中結尾時,演唱歌手以一身和雲娘相同的紫色裝扮,來到舞臺右前方演唱主題曲,兩旁的螢幕播放著歌曲的MV,形成雲娘(戲偶)、歌手、多媒體交織共存的場面。只是三者之間沒有及時的互動,顯得單調;如果能讓歌手以腳色融入劇情之中和戲偶互動,將更有整體性和渲染力。
何斌為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只是相關記載極少,於是有了極大的想像和創作空間。大航海時代荷人殖民、荷鄭交戰的歷史興亡脈絡,與男女主角無法圓滿的命運交相映照,讓此劇不只講歷史更談人情。戲偶無法改變面部表情,只能藉由動作和聲音表達腳色情感。劇中以說書人和腳色獨白搭配聚光燈,讓何斌的心事能被娓娓道出;主題曲讓雲娘的內心和情感流露無遺。戲偶克服自身的限制,有了更大的抒情本事和可能。
全劇大量使用象徵、呼應、對比等文學手法,以及獨白、平行時空等劇場演出的表現技法,大大提升了劇作的質感和精緻度,讓布袋戲也能細膩地抒情,而不只有喧鬧的打鬥場面。跨界合作雖仍不成熟,但開闢了野台布袋戲創作的新方向和可能性。劇中人物所遭遇到的族群衝突和個人心靈上的迷惘,依然是當代人現今面對的重大課題,如同文宣所述:「面對歷史,誰能有不在場證明?」歷史總是一再重演。期待未來劇團能繼續秉持以在地故事創作的精神,讓觀眾瞭解在地歷史文化的同時,對當下有更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