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化之歷史布袋戲

新評種:林慧真

古都掌中劇團《臺灣風雲錄-戰火波瀾》

時間:2018.05.20 19:00
地點:陳德聚堂 內廳

文/林慧真

 

  古都掌中劇團以臺南在地化為發展方向,其歷年來劇目多以臺南當地的史傳與傳說為題材,例如《府城傳奇》系列之《飛虎將軍》(2013)、《靖海狼煙》(2015)、《心海迷蹤》(2016)等,此次演出劇目《臺灣風雲錄—戰火波瀾》可說是《靖海狼煙》與《心海迷蹤》之延伸。這三齣劇目皆以鄭成功身邊大將的故事為主幹,《靖海狼煙》為大將陳永華與施琅,《心海迷蹤》為鄭氏部屬何斌與其愛人雲娘,而《戰火波瀾》則為明鄭時期統領陳澤將軍。

  據了解,本次演出以陳澤將軍為主軸之發想,起源自2017年古都掌中劇團於陳德聚堂演出《心海迷蹤》時,獲悉陳德聚堂為陳澤將軍之府邸,因此有意將其故事搬上舞臺。本劇選擇於陳德聚堂演出陳澤將軍故事,自然有其貼合歷史場景意義,藉演出場地發思古幽情之場地設定,如同2016年鶯藝歌劇團於祀典大天后宮演出寧靖王故事《空棺謎》,大天后宮原為寧靖王府邸,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樣的空間運用也說明了臺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古蹟保存意義。

  《戰火波瀾》一劇主要依循史傳,述說陳澤投靠鄭氏部隊,輔佐鄭成功以戰術成功登陸臺南北線尾,並驅走荷蘭人;為安定軍心,陳澤建議鄭成功,將將士眷屬接來臺灣以享天倫。陳澤晚年,因清廷三藩之亂,隨鄭經渡往廈門征戰,然而不幸死於對岸,未再返臺。於此戰火波瀾之中,陳澤與其夫人郭蕊的愛情故事更為突出,據史載,陳澤夫人為郭氏,二人相識過程未見史傳,故事中則增添情感線。陳澤於廈門之時,一日見郭家千金為綁匪所挾持,陳澤英雄救美因此與郭蕊相識,兩人結為連理,而後陳澤出兵攻打荷蘭人,與郭蕊分隔兩岸,待陳澤平定戰事才將郭蕊接來臺灣,兩人生活平穩和樂,陳澤隨鄭經出兵後夫妻又分隔兩地,陳澤死於廈門,徒留郭蕊於臺灣思念亡夫。以故事情節脈絡而言,交雜史事與虛構,陳澤與郭蕊的情感主線緊扣著鄭氏部隊之戰火,藉由郭蕊痴心等候良人歸來,道出戰爭之下愛情的破碎。

  古都掌中劇團自2011年演出首部大戲《聖劍風雲》便取消傳統文武場,全面改採配樂音效。此種形式可溯源自1950年代金光布袋戲時期,灌製唱片以西洋配樂取代鑼鼓,布袋戲進入電視演出後,延續配樂作法,並且主要角色有主題樂曲,知名者如《苦海女神龍》等。以古都掌中劇團之音樂而言,形式近於現今電視布袋戲,如本劇主題曲為《海的彼邊》,表現陳澤與郭蕊分隔兩地之悲;郭蕊等候良人歸來時,其主題配樂為《思慕的人》,以此表現郭蕊苦苦守候的心境。以電視布袋戲音樂手法運用於野臺,有增添聽覺效果以及表現人物心境之效,並相對容易渲染氣氛。此外,其戲偶尺寸大於傳統布袋戲偶,與電視布袋戲戲偶尺寸較相近,陳澤的角色塑造亦如同電視布袋戲之奇幻武俠風格,造型具有文儒俠士之貌,其英雄救美情節亦為武俠戲之延續。相較於鄭成功、鄭經等戲偶造型貼合歷史人物形象,陳澤的角色塑造近於奇幻而異於其他寫實角色,這使得陳澤一角更為突出,但是人物的風格也略為突兀,因超出明鄭時期時代之設定,彷彿自異次元闖入此空間一般。

  較為特殊的是,無論傳統布袋戲或電視布袋戲,多集中於生角的塑造,而旦角多為陪襯角色,然而從古都的《心海迷蹤》以至於《戰火波瀾》,則著重挖掘女性的心理與情感,相較於戰爭場面的無情,女性更顯得有情。以此劇為例,郭蕊即使捨不得與陳澤分離,然而她知曉陳澤一向以家國為己任,從未忘記反清復明,因此兩度成全陳澤赴對岸征戰,只可惜最後只等到一封陳澤身亡的書信。相對而言,劇中雖以陳澤為主角,然而郭蕊一角的塑造更有層次。

  另外,其舞台空間方面以平台取代傳統彩樓,使戲偶表演空間更為廣闊,傳統戲偶多於彩樓平面上表演,空間較為狹小且平面化,武打場面多借助於戲偶的翻騰、打鬥來營造效果,而古都劇團則讓戲偶如同武打電影般,兩人凝視對方繞圓場,作為開戰前的準備,或有角色由遠處走來的場景,這樣的安排,使觀眾的視角向度更為立體。此外,劇團更將舞台空間延伸至陳德聚堂內廳側門,其側門搭一簡易門擋,留有戲偶表演空間,陳澤派往廈門征戰時出現於內廳側門,正好與舞台上之郭蕊分隔兩地,以舞台空間映現兩岸分隔之歷史空間。

  2016年起,劇團為力求突破,打造「非典型野臺」,視覺與聽覺效果方面借鑒電視布袋戲形式,例如加入乾冰、燈光等視覺效果,並改以配樂取代文武場等;相異之處在於,其故事題材依循歷史史事,而非早期金光戲或電視布袋戲之奇幻武俠風格。此外,古都劇團保留野臺的口語化文辭,其劇中添加虛構角色「肚臍」一角以插科打諢,更增添笑料,就筆者觀察,當天觀眾無論老幼皆相當投入劇情之中,顯見劇團仍保留野臺的大眾化與娛樂性。因此,所謂「非典型野臺」一方面保留野臺的口語化,一方面引進劇場化手法,其擴展舞台空間,換幕時以暗場處理等,並且著重人物內心之刻劃,舞臺效果方面則借鑒電視布袋戲,全面以配樂取代文武場。

  然而也必須指出,在動作音效或配樂進行時,顯現出野臺戲之即興「活戲」必須遷就音效之矛盾,傳統多為文武場配合戲偶動作,讓操偶師有更多揮灑空間,以配樂取代文武場雖然增添了聽覺效果,亦不免產生操偶與音效互相箝制的問題,例如打鬥音效響起時,若戲偶不動則顯得突兀;並且在表演節奏方面亦不能隨意更動,若戲偶加快節奏時,則產生音效轉換不夠順暢,或是急於切換音效的不流暢感。因此,如何保留野臺活戲之優勢,又能兼顧舞臺效果,可能仍須不斷調整與嘗試。現今劇團以「非典型野臺戲」為創作目標,可看出其創新意圖,然而以「非典型」稱之,風格定義仍較模糊,似乎意在抗衡傳統布袋戲之「典型」形式。以筆者所見,古都劇團以挖掘臺南當地史傳為方向,善於處理歷史劇,並試圖引進現代劇場手法,為當前劇團塑造之風格,若能持續深化為完整體系,由「非典型」樹立古都劇團獨有之「典型風格」,將可使布袋戲類型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