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故人身影重合的戲台故事

新評種:許翔茵

古都掌中劇團《臺灣風雲錄-戰火波瀾》

時間:2018.05.20 19:00
地點:陳德聚堂 內廳

文/許翔茵

 

  《臺灣風雲錄-戰火波瀾》的演出型式為布袋戲,戲台設於陳德聚堂的拜亭,暮色映照著別緻的堂前屋瓦,夜色尚未完全降臨,排列成行的紅色塑膠板凳在中埕天井等待觀眾到來。

  陳德聚堂又名陳氏宗祠,建於明朝永曆年間,約有300多年歷史。關於其開台始祖,有兩種說法,均與明鄭時期隨鄭成功來台的部將有關,一說為統領右先鋒陳澤,另一說為東寧總制使陳永華,以前者較受文史學界採信。因此,此劇選擇這個場地演出,除了發思古之幽情,更有特別的意義;古都掌中劇團於2017年在陳德聚堂進行另一檔製作《宅門內的邂逅-心海迷蹤》時,爬梳此地歷史,得知陳澤將軍的故事,發現頗符合劇團一直以來的走向:「致力於開發以在地故事為主的劇本」,於是透過文化單位牽線,而有了這個製作。開演前,也有觀眾熱烈討論就是因為對文史的興趣而前來觀劇。

  故事以明朝末年東西方的大航海時代為背景,有別於一般較常見的鄭成功或陳永華的事蹟為題材,選擇了陳澤將軍為主角切入,逐漸開展他的同袍、愛情、家庭等關係,以及鄭氏治台開拓征戰的歷史。因為一個英雄救美的偶遇,陳澤與妻子郭蕊結識,雖然這對千金小姐與沒沒無聞的青年才俊,沒有經歷太多波折,但哪個萌芽中的戀情不濃烈動人?而故事線從兩小無猜到情意相投,後因出兵而分隔兩地,及至孤身一人的無盡守候,不同的生命階段有著不一樣的甜蜜及情感厚度,更突顯大時代裡兒女情長的費心經營與相知相惜。故事雖以悲劇告終,陳澤一輩子四處漂泊的生命止於一趟長征的路途,但隨著子子孫孫持續在台灣開枝散葉,像是接替他未竟的遺憾,逐漸與這塊土地緊緊相黏。

  在導演手法方面,此劇融合許多現代劇場的元素,頻繁的暗場及換景,也像電影剪接般,讓人目不暇給。最後一幕,當年事已高的陳澤拖著病弱的身體奉命遠行出征,與郭蕊在港口辭別,下一秒在另一個舞台上演的即是郭蕊沉痛地接下信使送來的訃聞;用兩個舞台揉合時間與空間,也頗有電影蒙太奇剪接的趣味。而當郭蕊得知伴侶的死訊,悲痛無言哭倒在地,劇情張力來到最高潮,此時的燈光運用十分立體,一陣從舞台後方直射向觀眾席的強烈白光,使戲偶成為剪影,此時無生命的戲偶彷彿也有了哀傷的情緒;原來布袋戲裡的燈光不只是酷炫的聲光效果,也可以營造出如此濃烈獨特的質感。

  較為美中不足的是,劇中幾次的兩軍對戰表現手法頗為類似,不易分辨及記憶,略顯疲乏;既已有明確歷史考據位置,如:北汕尾海堡、鹿耳門等,如果能就各戰爭場面,製作具相關元素象徵的舞台景片或構件,除了加深觀眾印象與臨場感,也可豐富本劇的歷史厚度。

  音樂方面,全劇音樂放得很滿,幾乎沒停過,尤其是戰爭場景,採用的音樂非傳統戲曲的中式鑼鼓,而是以西方的交響樂為主,氣勢磅礡;而在抒情的場景,劇組特別為本劇製作的主題曲,是類似流行歌曲的通俗曲調,搭配笛聲旋律悅耳悠揚,也起到畫龍點睛之效。但這段主題曲是有歌詞的,同時角色亦有台詞,顯得互相干擾,當下其實也聽不太清楚歌詞,經過搜尋劇團公布的影音資料,才知道原來歌詞內容也是以兩人的愛情故事為背景,以郭蕊唱出身為武將妻子的心境,縱然不捨掛心,還是只能放手。

  另外,在筆者的觀賞經驗中,野臺戲觀眾一向自由來去,原本已做好會受干擾的心理準備,但現場工作人員管控得宜,觀眾席秩序良好,未有原先預期的受干擾的情形;尤其前排有將近十個中低年級的小學生,看戲過程聚精會神,毫不躁動,頗令筆者印象深刻。想到幾次在台南街頭遇到廟前的酬神布袋戲演出,戲台前冷冷清清的寥落景象,傳統劇種要能持續吸引年輕觀眾,實在是難能可貴且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很多的努力。

  值得提出的是,本次演出所在的陳德聚堂,是一個被悉心維護良好的古蹟,陳氏後人也甫於丁酉年(西元2017年)慶祝陳澤將軍的四百歲壽誕。當故人身影與戲台上搬演的故事重合,也使筆者深刻感覺到,即便物換星移,那些過去的沒有真正過去,無論是哪個時代,對土地、對人的一片深情,都能令人動容不已;也期待有更多與在地故事、與空間本身相關的表演藝術作品,讓今昔記憶透過表演藝術與空間產生交融對話,使歷史與情感持續綿延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