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空間的縫隙——姬特.強森與地方的偶遇

上圖:Mellemrum偶遇》在挪威摩斯(2016),攝影:Yaniv Cohen

 

 

 

 

 

 

 

 

 



 

 

 

 


 

攝影:Per Morten Abrahamsen

 

姬特.強森(Kitt Johnson)在丹麥出生、成長,現仍定居在丹麥,在國際間工作、創作。二十四歲開始跳舞,從事許多不一樣的創作,包括獨舞、現地創作、兒童劇場及新馬戲等,在丹麥發起一個新馬戲藝術節,同時在2008年創辦現地創作的藝術節「Mellemrum偶遇」(Site-specific concept: MELLEMRUM),2014年暫時離開丹麥,開始到挪威、希臘、斯里蘭卡、澳門等演出,因為她十分好奇這個概念在其他國家能如何發展,這也是此作來到臺南藝術節的原因。

 

 

Q. 可否進一步談談這個現地創作計劃「Mellemrum 偶遇:現地創作表演」的概念以及最初發起計劃的原因?

 

姬特.強森(以下簡稱姬特):一開始是源於「需要」,丹麥很少藝術節、很少舞蹈表演,更幾乎沒有現地創作。起初發起這個計劃,藝術家們非常開心且投入,地方社群很開放,觀眾反應非常好,並被2008年AOK(哥本哈根線上旅遊導覽資源網)評選為「年度最佳觀劇經驗」,所以我想,「好吧,這下我們應該要繼續下去。」它每兩年舉辦一次,幾年後也開始到其他國家演出。

 

這個概念非常開放,創作方法適用於世界各地的社群、地區,但依據我們所在地方的文化,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化,結果會完全不同。經由延續這個計劃,我逐漸發展、重新定義創作方法,讓它變得越來越清晰,也更能說得出我們究竟在做什麼。

 

「Mellemrum」 的意思是空間之間的空間。在層次之間的縫隙,那裡有些什麼?我對於那些在顯而易見之外,隱藏的、秘密的、難以感知的、在那些緊閉的門背後的,特別感興趣,希望以各種不同方式打開一個公共場域。
 

 

Mellemrum偶遇》在挪威摩斯(2016),攝影:Yaniv Cohen

 

 

「行走」在這個計畫中非常重要,包括去考古一地的創作方法,以及邀請觀眾行走的演出行動。這個計畫相當程度上受到其他哲學家、藝術家的創作、研究方法啟發。像是古老的希臘哲學家行走、談論、思考;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oren Aabye Kierkegaard)每天走路,以行走作為研究方法,他曾說:「我『走進』我最好的思想(I have walked myself into my best thoughts)。」從當代藝術來看,我們也很受到情境主義者(situationists)的影響,他們以行走在都市環境中作為方法,成果可以是寫作、繪畫、行動等等。

 

當你進入這些想法後,你會思考:藝術是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這是一個持續的實踐,即便像現在我從旅館走去吳園,我就在這個藝術實踐中了。因為我已經打開我的感知系統和腦袋,這些就把我帶到我們今天要做的藝術行為路上。

 

這個計畫同樣也獻予地域。我認為這是一個國際化的需要,需要辨識自己所在之地。因為新媒體,關於我們如何與其他人連結這件事變得扁平化,失去了我們身體與實際所在地方、與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連結。同時,我們對我們所在的土地有責任,對我們與家人、社群所在的地域有責任。這個計畫奠基在這樣的概念:尋求、探索及揭露一地的需要。

 

這也是之所以計畫需要在地藝術家及國外藝術家合作的緣由。在地藝術家有些當地知識是我們無法得知的,他們可以將這些知識與更大的視野相映照,國外藝術家則因為對此地一無所知,能問出一些在地人當作常識,從來不會詢問的問題。這讓整個計畫變得有趣。

 

Mellemrum偶遇》在丹麥魯茲克賓(2018),攝影:Per Morten Abrahamsen


 

當我們邀請觀眾進入這個作品,與特定藝術家在一個地方有個藝術性的相遇,我們提供觀點、打開這個場域的不同經驗,但這不單是幾個藝術家的創作,而是把地方、觀眾一起含括在內的作品。因此我們常鼓勵觀眾打開感知,走出社會化的自己。我們常跟觀眾說:「我們話說的越少,能經驗到的越多。」這段時間你可以放下手機,暫時不與朋友、隔壁鄰居或任何其他人有所連繫,只專注在自己,與一個地方及藝術家的相遇。

 

Q. 讓我們回頭談談《層中隙》吧!請妳談談這次在臺南的前置研究,以及與臺灣藝術家的合作是怎麼開始和進行的。

 

姬特:每當我出國做這個計劃,總會請在地夥伴為作品取一個使用當地語言、符合計畫概念的名稱。在臺南藝術節就是《層中隙》。進行過程中,首先我想找一個擁有多樣性的區域,這在臺南異常容易。這裡的城市發展非常有機,在市中心住家、工作場所、學校、宗教場域....所有地方都是混在一起的,沒有明顯界線;你也可以很容易看到別人家中的樣子,因為大門常是敞開的;也許也能看到門簾後方的高級傢俱。在一個小區域中便能發現極高的多樣性。我做了很多田野工作與研究,嘗試尋找一個最能對應計劃概念及每位藝術家專長的區域,最後選擇了老市中心。

 

在田野調查後,我去年(2018)十月舉辦了一個為期十天的工作坊,有十二位臺灣藝術家參與,工作坊中有不少作業,請他們到不同地方發展即地創作,最後兩三天請他們到特定地方做一個小呈現。我們有許多很棒的討論,最後挑選出五位非常不一樣的藝術家在《層中隙》中創作表演,包括陳冠霖、曾豪、陳宜君、張婷詠、馬維元。

 

四月間我們再次相聚,再次發展我們去年現地創作的一些想法,我也繼續發展自己的片段,因此重新聚會的一週非常密集忙碌。五位藝術家都有各自獨立發展的作品,我的工作是向他們提出問題、釐清作品,確保每個作品都不相同但相互關連,因而這不只是一個遊走在不同表演間的演出,而能從中看見彼此間的連結。

 

 


Mellemrum偶遇》在澳門(2015),攝影:Ao Leong Mike

 

 

Q. 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妳探索臺南的過程中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嗎?

 

姬特:臺南人非常歡迎人、友善、也很有好奇心。我們有許多很棒的偶遇經驗。其中我們曾拜訪一間已歇業的老旅館,旅館的警衛曾是一位軍人,他心胸開放,樂意為計畫提供協助,儘管他完全不了解藝術以及我們的計畫在做什麼,但他非常好奇,他可以單純的擁抱一件他所不理解的新鮮事。另一個例子是在宜君創作的社區裡有位年老的女性長輩,她和宜君分享很多她住在那的故事與生命故事,後來她提到近年她家附近搬進許多時髦的年輕人,她有多麼開心,因為這代表這個社區再度活絡了起來。這個城市豐美而吸引人,而許多臺南人都有這樣的特質。
 

 

文 / 許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