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椅子劇團《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
全劇看似平凡,然處處充斥糾葛和無奈,導演以偶有的沉默來點綴大段對白,重新編排敘事節奏,傳達出劇中人內心的拉扯與交雜的情感。在時間的流逝中,回憶漸漸變成鄉愁,既回不去也忘不掉,劇中人安於現狀的得過且過,就像無尾熊一樣,非關有感或無感,都是日常。
台南人劇團《無差別日常》
捷運作為本劇中極為重要的背景空間、事件地點,其封閉與往復特質亦與整齣戲的形式有關,非臺北觀眾真能體會在地下十幾公尺成千上萬的人同時在封閉鐵箱中移動其日常的可怖?那更像是觀賞以日常為名的故事,終究只是個黑盒子內的奇觀。
衛藤兄弟《FUNK!太鼓擊興》
Steve隨興拿著鼓棒混入觀眾席中,敲打著音響架、地板、觀眾席臺等,讓原本冰冷的鐵條跟著舞臺上的Leonard齊力唱出熱血之歌;終曲搬出近代金屬鐵桶對抗傳統木製和太鼓,不僅畫面有一種新舊衝突美感,且正如筆者開場所述說,兩種新舊樂器、聲音、節奏交疊衝突,傳來耳邊竟是和諧、新奇的第三種音樂。
阿伯樂戲工場《鰻魚安魂曲》
對我來說,《鰻魚安魂曲》戲裡戲外充滿了許多意外之外的觀賞經驗,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瀰漫香濃的醬油味用劇場所創造出來的「時間的味道」將觀眾誘惑到介於外在演出與個人當下之外的味覺空間層次,用鰻魚飯的味道記住了這場演出。
四把椅子劇團《全國最多賓士車的小鎮住著三姐妹(和她們的Brother)》
更應將本劇視為臺灣當代的獨立作品,從其他角度切入討論。本劇將契訶夫的文本去頭截尾,始於生活的切片,終於暴風雨前的寧靜,演員生活化的表現方式,充滿寫實感的舞臺擺設,埋藏於無奇談話中的暴力,溢滿尷尬的沉默片段,各個互相呼應,生活恍如永遠修不好的水龍頭,水滴永無止盡地在深夜落在磁磚上將你吵醒。